close


老國企棚改重債壓身窟窿難填 越往前走負擔越重

  地處"深山老林",缺乏市場運作空間,國有工礦、林區、墾區的棚戶區改造被稱為本輪棚改"最難啃的硬骨頭"。《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采訪瞭解到,受政府、企業財力所限,資金平衡難題在由林礦國企主導的棚改中表現更為突出,部分企業甚至因此出現瞭難以彌補的債務"窟窿"。

  還歷史欠賬老工人居住條件至今仍極差

  工礦、林區、墾區棚戶區的居住者,大多是老國企的老工人。因為過去"先生產、後生活"的觀念,使他們至今仍居住在條件極差的棚戶區中,在某種意義上,這些地區的棚改是在"還過去的欠賬"。

  15歲從山東諸城老傢來到長白山林區後,梁桂琴就再沒回去過。"那個時候響應國傢號召到瞭林場,後來認識瞭老伴,他是伐木工,我是傢屬工。從此就在這紮下根瞭。"剛到林區的時候,梁桂琴夫妻住在"木刻楞"(一種木頭搭建、外面糊上泥的簡易窩棚)裡。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們搬進瞭條件稍好的磚瓦房。

  那時,森工企業經濟效益好,梁桂琴住的平房小區是當地最好的"住宅"。但是當地鄉鎮規劃建設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突飛猛進,而林業"住宅"30年沒發生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住宅"也逐漸破敗為棚戶區。

  梁桂琴的老伴去世後,一傢的生活更為困難,她在原來房子旁"違建"瞭一個10平方米的小屋開小賣店。幾十年過去瞭,這些低矮的小房已經墻體開裂,破舊不堪。在吉林森工(7.18, 0.15, 2.13%)集團三岔子林業局所屬的夾信子棚戶區,像梁桂琴這樣的住戶還有幾十戶。

  "我一個月工資就600多元,兒子在外面打工,挺難的。"梁桂琴說,"看著別人都上樓瞭,心裡也著急,住樓房不為別的,就為給孫子一個好點的環境。"

  事實上,梁桂琴居住的夾信子棚戶區已經列入吉林森工集團三岔子林業局的新一輪棚改規劃。該局自2009年啟動棚戶區改造工程,截至2013年末,已完成棚改新建、改建項目59.4萬平方米、9880戶,基本消滅瞭集中連片棚戶區。

  三岔子林業局副局長劉風平說,工礦、林業和墾區企業的棚改帶有非常濃厚的感情色彩,"都是多少年的兄弟姐妹,年輕的時候,為瞭支援國傢建設,拋傢舍業地來到東北,長年累月在深山裡餐風飲雪,而現在居住條件卻這麼差,所以困難再多,棚改也不能停"。

  對此,北京京煤集團副總經理孫德剛深有同感。"棚改房的成本每平方米近5000元,但參加棚改的都是我們的老職工,為企業做過巨大貢獻,所以企業出瞭資金的'大頭',而職工搬進新房基本上不出錢或出很少的錢"。

  2013年11月,北京市由企業承擔的最大的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京煤集團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首批2000多戶居民開始入住。而根據規劃,京煤集團將投資30多億元改造工礦棚戶區54萬平方米,使6200多戶職工徹底告別低矮、潮濕、簡陋、擁擠的房屋。

  資金負擔重越往前走"窟窿"越大

  一位老國企基層幹部說,老國企承擔瞭過多本來應由政府承擔的社會責任,導致政府的惠民政策越多,老國企需要配套的資金壓力越大,負擔越重,積極性越低。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隨著國有工礦、林區、墾區棚改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因前期棚改資金投入過大,資金難以平衡的問題愈加明顯。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2013至2017年將改造國有工礦(含煤礦)棚戶區90萬戶,改造國有林區棚戶區和國有林場危舊房30萬戶,改造國有墾區危房80萬戶。

  "棚改資金來自三塊,即中央和省財政補助一塊,企業自籌一塊,個人承擔一塊。企個人信貸試算程式信貸年息業承擔的主要在水、電、暖管網和綠化、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上,初步測算的投入是每平方米投入320至350元,累計到2013年,企業投入就達到9000萬元。"三岔子林業局基建管理處處長胡潔算賬後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由於整理出來的土地根本沒有商業開發價值,所以企業這些錢投進去就回不來瞭,成本全部沉沒。

  事實上,在一些礦區、林區,企業、個人資金在棚改中發揮瞭重要作用。吉林森工集團計劃發展部部長張繼程說,林區棚改資金來源采取"三三制",每平方米政府、企業、個人分別出約500元。

  與棚改等各項民生支出不斷增加形成對比的是,由於三岔子林業局的木材采伐量不到過去一半,企業盈利能力大幅降低。劉風平說:"企業現在每年凈利潤才1000多萬元,而棚改出現的9000萬元的缺口我們隻能用未來經營利潤彌補,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影響開始顯現。"

  事實上,整個吉林森工集團的木材采伐量也從歷史最高的360萬立方米降到目前的54.4萬立方米,僅為采伐量最高年份的七分之一。

  像三岔子林業局一樣,吉林森工集團所屬的其他7個林業局也面臨同樣的"尷尬":棚改必須得往前走,而越往前走,資金"窟窿"也越大。

  截至2012年,吉林森工集團共完成5.76萬戶棚改項目,基礎設施配套資金墊付8.4億元。"2013年後才有補貼這塊配套錢,但企業已經墊付瞭這麼大的資金,目前還在掛賬。"張繼程說。

  張繼程告訴記者,基礎設施配套資金投入之所以如此之大,是因為過去很多鎮區規劃時沒考慮到林場,基礎設施"先天貧血"。"最典型的就是'村村通'工程沒包括林場,現在各林場到鎮區的路80%仍是土路。林場一直處於夾縫地帶,既沒有被納入當地政府的規劃,企業更沒有資金進行基礎設施投入"。

  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的京煤集團同樣面臨著棚改資金平衡難題。"京煤的棚改沒收職工什麼錢,但企業卻欠瞭30多億元的貸款和債務,怎麼平衡呢?"孫德剛說,京煤集團的自有土地較多,通過與北京市有關部門的反復溝通協商,在進行商品房開發建設時的土地溢價部分政府返還給京煤集團彌補棚改的"窟窿"。

  但讓孫德剛擔心的是,這項京煤集團獲得的"特殊政策"卻一直沒有"砸實","如果得不到土地溢價,這30億還真不知道怎麼還"。

  因企制宜探尋"特別"解決方案

  針對目前由國有企業主導的工礦、林區和墾區棚改進程中遇到的問題,一些國有企業的基層管理者建議,制定更多"特別"解決方案。

  "共性問題依舊,個性問題突出",這是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人士對國有工礦、林區、墾區棚改最常說的一句話,他們建議因企制宜。

  一方面,對確實存在困難的企業,摸清情況後,中央和地方政府需加大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力度。有關人士建議在棚改已進入啃"硬骨頭"階段的情況下,對數量不大的"最難啃的骨頭",可以嘗試"一企一策"專門進行分析研究,搞些"特殊政策"給予"特殊支持"。

  而對於企業普遍存在的基礎設施配套資金投入較大的難題,建議國傢提高基礎設施配套補助資金,一方面減輕企業下階段改造中的資金負擔,同時彌補前期形成的資金"窟窿"。

  另一方面,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企制宜,為企業轉型升級"開方子"。有關專傢認為,隻解決瞭住房問題,如果企業開支都困難,企業哪有動力研究棚改。因此,國有工礦、林區、墾區的棚改絕不是簡單的蓋房子,棚改應與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和區域產業佈局緊密結合起來。隻有企業的興旺發達,才能防止棚改後的居民區淪為新的棚戶區。"京煤集團這十年發展的好才敢積極參與棚改,要是在十年前,無房戶還好幾千呢,哪敢想棚改。"孫德剛說。

  同時,地方政府應在國有工礦、林區、墾區的棚改中配建一部分租賃型保障房,切實將極少部分確實"上不起樓"的信用貸款房子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困難傢庭納入當地城鎮住房保障體系。

  張繼程說:"集中連片的棚戶區改的差不多瞭,下一步主要是生活困難的散戶,多數是因病等失去勞動能力的,確實拿不出錢'上樓'。對於這個極少部分最需要幫助、最弱勢的群體來說,廉租房等租賃型保障房是最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地方政府需將部分國有工礦棚改安置建設用地選址在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的"建成區"。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大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同期建設、同時運行,而不是讓安置房"孤零零"的存在。

車貸高雄田寮車貸  

新聞來源http://wh.house.sina.com.cn/news/2014-06-11/07204204853.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fjj5dt33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